欢迎访问华安资产官网!

新闻动态

防范恐怖袭击知识

发布日期:2020-12-15 阅读量:584

一、 什么是恐怖活动?

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、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、国际组织为目的,采取暴力、破坏、恐吓等手段,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、重大财产损失、公共设施损坏、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,以及煽动、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。

二 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?

常规手段:

(1) 袭击。

① 砍杀恐怖袭击: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刀斧砍杀无辜群众。

② 冲撞碾轧:m布袭击: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无辜群众。

③ 纵火恐怖袭击:使用汽油、柴油等易燃物品对交通工具、建筑物实施纵火焚烧。

④ 爆炸恐怖袭击:炸弹爆炸、汽车炸弹爆炸、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。

⑤ 枪击恐怖袭击:手枪射击、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。

击等。

(2) 劫持。劫持人以及劫持车辆、船、飞机等。

(3) 破坏。纵火破坏及破坏电力、交通、通信、供气供水设施等。

 

非常规手段:

(1) 核与辐射恐怖袭击。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,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。

(2) 生物恐怖袭击。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制品侵害人、农作物、家畜等,如发生在美国9·11事件以后的炭疽邮件事件。

(3) 化学恐怖袭击。利用有毒、有窖化学物质侵害人、城市重要基础设施、食品与饮用水等,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。

(4) 网络恐怖袭击。利用网络散布恐怖信息、组织恐怖活动、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。

 

三、遇到刀斧砍杀恐怖袭击怎么办?

 

(1)  快速跑开。看到有人手持刀斧砍杀时,不要停留观看,丢弃携带物品,迅速跑开,远离手持刀斧的人。

(2)  迅速躲避。利用身边的建筑物、树木、车体、围栏、柜台等物体进行阻挡躲避砍杀,与其拉开距离。

(3)  奋力反抗(自卫)。在无法跑开或躲避时,联合他人, 利用随身携带物品(手提包、衣服、雨伞等)和随手能够拿到的物品(木棍、拖把、椅子、砖块、石头和火火器等)进行奋力反抗(自卫)。

(4)  及时报警。拨打110报警: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、 有多少人在持刀斧砍杀人、歹徒的基本体貌特征。

(5)  自救互救。到达安全区后,及时检査是否受伤,发现受伤,及时实施自救互救。

(6)  事后协助。积极向警察提供现场情况,协助警察调查。

 

四、遇到驾驶机动车冲撞辗轧恐怖袭击怎么办?

 

(1)  迅速躲避。看到有车辆冲撞辗轧过来,要迅速向两侧跑开,躲避冲撞辗轧车辆。

(2)  及时报警。拨打110报警: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、什么车在冲撞辗轧人。

(3)  自救互救。到达安全区后,及时检查是否受伤,发现受伤,及时实施自救互救。

(4)  事后协助。积极向警方提供现场情况,协助警方调査。

 

地铁车厢内发生爆炸起火怎么办?

 

(1) 迅速报警。迅速按下列车报警按钮,使司机在监视器上获取报警信号,并拉下紧急制动,避免列车失控。

(2) 及时灭火。利用车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,身上着火不要奔跑,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。

(3) 谨慎行动。在情况不明,列车还在运行期间,不要有拉制动、砸窗、跳车等行为。最好先保护头部,原地蹲下。

(4) 有序撤离。在隧道内疏散时,听从指挥,沉着冷静、紧张有序地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,向临近车站撤离。

(5) 科学防护。寻找简易防护物,如衣服、纸巾等捂鼻,采用弯腰姿势撤离。视线不清时手扶墙壁撤离。

(6) 冷静判断。受到火势威胁时,不要盲目跟从人流相互拥挤、乱冲乱撞,要注意朝明亮处、迎着新鲜空气跑。

(7) 协助调查。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、可疑物、协助警方调查。

(8) 熟悉环境。在平时乘坐地铁时要注意熟悉环境,留心地铁的消防设施和安全装置。

 

六、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什么?

(1)  保持镇静。判明所处位置,及时撤离。

(2)  善选通道。不要使用电梯。

(3)  迅速撤离。不要贪恋财物,重返危险境地。

(4)  防护避险。用物品遮掩身体易受害部位和不靠近窗户玻璃,不要逆着人流前进,以避免被推倒在地,发生踩踏。

(5)  紧抓固物,巧避藏身,溜边前行。拥挤时,如有可能,要抓住牢靠的东西,如楼梯扶手。暂时躲避,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。

(以上内容摘自《公民防恐怖袭击手册》)